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筑牢疫情期間餐桌安全“堤壩”
疫情防控期間,如何保障餐飲食品安全是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。自7月30日以來,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迅速成立8個督導組全面檢查指導凍庫、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、餐飲單位、農貿市場、超市等場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、食品安全和價格穩(wěn)定等情況,全方位筑牢疫情期間餐桌安全“堤壩”。
作為保障餐桌安全的第一道防線,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對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(zhí)行疫情防控相關規(guī)定,消費者進門要測體溫、出示健康碼,還要及時關注就餐人員身體狀況。餐飲單位要從正規(guī)渠道購買食品原(輔)料,落實好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。員工做好每天晨檢記錄建檔,發(fā)現(xiàn)有發(fā)熱、感冒、咳嗽的員工立即停止上班,做好登記并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保持個人清潔衛(wèi)生,特別是加工食物前、餐前便后、上崗之前、結束操作后、接觸垃圾桶等后,要用流動水和皂液洗手。保持操作場所、餐廳、員工宿舍空氣流通,密閉房間的空調,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。在食品加工時要充分煮熟煮透,生熟分開。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:居民外出就餐時,要選擇證照齊全、環(huán)境整潔的餐飲單位就餐,不要選擇路邊露天無證攤點和無證的餐飲單位就餐。
疫情防控期間點外賣是否安全?“近日,我們對美團、餓了么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,要求外賣企業(yè)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工作,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?!笔惺袌霰O(jiān)管局相關負責人說,目前,兩家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落實了外賣送餐人員上崗前測體溫、查看“兩碼”,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,并實施“無接觸配送”。
在外選購食材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“市民選購食品時,應選擇正規(guī)商超、農貿市場等銷售場所。購買食品時要查看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儲存條件等相關信息,并留存票據(jù)。不宜一次采購過多食物,以免因儲存方式不當、儲存時間過長等造成食品過期或腐敗變質?!笔惺袌霰O(jiān)管局相關負責人說。居民采購食材居家制作時,盡量食用當餐次加工的食品,食品需在燒熟煮透后室溫下2小時內食用完畢。對家庭自制半成品,比如:肉丸、鹵肉、炸肉等,無論是室外放置還是冰箱冷藏,食用之前必須徹底加熱。
“疫情防控期間,大家要杜絕食用野生動物,盡量不做涼拌菜,不生食海產品;慎重選擇鹵菜涼拼、四季豆、野生菌等高風險食品,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及抵抗力較弱人群更要注意。在家自己做飯時,應勤洗手,肉蛋禽和水產品等食材需徹底煮熟;加工食材的過程中,應使用兩套刀具、砧板、盛放容器,做到生熟分開,保持食物新鮮衛(wèi)生?!笔惺袌霰O(jiān)管局相關負責人建議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