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易
魯易(1900年一1932年),原名其昌,常德縣人,早年留學日本,入正則學校學習。五四運動爆發(fā),然棄學回國,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。第二年,赴法勤工儉學,和李立三、趙世炎等同在里昂附近一家工廠邊做工,邊學習。
1921年,參加留法勤工儉學學生進占里昂中法大學的斗爭,遭到中國駐法公使館和法國當局的干涉,被拘捕,押送至馬賽搭輪船回國。回國后,到海南島工作,在瓊州第六師范任教。1922年,經(jīng)陳公培介紹,加入中國共產黨。此后,即以教書掩護,從事黨的秘密工作。
1924年,魯易來到廣州,在中共兩廣區(qū)委工作。1925年初,由周恩來推薦,調黃埔軍校任政治部秘書。10月,軍校政治部改組,邵力子出任主任,他升為副主任。由于當時邵力子去上海謁見馮玉祥未返校,政治部全盤工作實際由他負責主持。在此期間,他和熊雄、孫炳文一道,繼承周恩來開創(chuàng)的政治工作制度,制訂《政治教育大綱》,創(chuàng)辦并出版《軍事政治月刊》、《黃埔潮》、《革命軍》等多種刊物,使軍校的政治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。
在黃埔軍校期間,還秘密肩負著發(fā)展和建設黨的使命。當時他和聶榮臻同為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特別支部成員。根據(jù)中共兩廣區(qū)委軍委指示,他們大力發(fā)展黨員,壯大黨的力量,為黨培養(yǎng)了大批軍政干部。此外,還以軍官身份,參加黃埔軍?!扒嗄贶娙寺?lián)合會”,負責指導該組織,和國民黨右派領導的“孫文主義學會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斗爭。
1926年元月,魯易調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黨代表。3月,蔣介石發(fā)動“中山艦事件”,第一軍以周恩來和他為首的一百多名共產黨人被扣留。經(jīng)過堅決斗爭,才得以陸續(xù)釋放?;謴妥杂珊?,又協(xié)助周恩來在廣州大佛寺舉辦黃埔軍校高級政治訓練班,周恩來任主任,他任秘書,培訓從第一軍中撤出的全部共產黨員。是年下半年,魯易被派往蘇聯(lián)東方大學學習。回國后,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。1931年,被派往湘鄂西革命根據(jù)地工作,歷任紅三軍政治部主任、前委委員,中共湘鄂西省委監(jiān)委委員,湘鄂西紅軍學校政治部主任,湘鄂西省委肅反委員會負責人,紅三軍第七師政委等職。8月,在任前委委員時,與萬濤、段德昌等指揮紅九師主力向鄂西北發(fā)展,一舉攻占沙市,殲滅大量敵軍,順利接應賀龍率領的紅三軍回師洪湖。隨后又在軍事上連續(xù)獲得勝利,先后消滅敵軍三十一個團,使洪湖蘇區(qū)根據(jù)地擴大近兩倍。
1932年6月,國民黨大舉進攻湘鄂西革命根據(jù)地,紅三軍主力八師和九師已調住鄂西北外線作戰(zhàn),魯易率紅七師留守根據(jù)地。當敵人猛撲過來時,他和師長王鳴身先士卒,英勇抗擊。8月31日,在新溝嘴戰(zhàn)斗中,不幸被俘。10月4日,在仙桃鎮(zhèn)慘遭國民黨殺害。
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